乡音唱乡情!长街走书《小院》,从宁海唱到全国大舞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浏览量:2140 点赞: 0 收藏

一方小院,两代人心。一曲走书,满堂喝彩。最近,咱们宁海的长街走书《小院》火出了圈,在刚刚落幕的“中华颂”第十五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惊艳四座。它用最“土”的乡音,讲述了最“潮”的主题——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,寻找共同富裕的路径。

图片

一方小院,两种乡愁的碰撞

《小院》的灵感来自宁海深甽镇清潭村,故事围绕一位想将老旧进士祖宅打造成共富小院的乡村运营师“张小满”展开。她的新点子,遇上了村里老一辈的“旧传统”,是守旧不变,还是大胆创新?

《小院》没有讲大道理,而是用细腻的唱词和生动的表演,把这种“甜蜜的烦恼”搬上了舞台。最终,新旧观念在理解中融合,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中生辉——这不正是我们宁海在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,一直探索的“最优解”吗?

图片

一曲走书,非遗传承的破局之路



长街走书属于宁波走书的一个分支,《小院》在舞台上的光芒万丈,背后是宁波走书这一古老曲艺在当代的艰难破局。创作团队们深入清潭村采风,把带着泥土芬芳的故事搬上舞台;他们精心打磨唱腔,在传统的【四平调】、【赋调】中融入新意,让老曲调更好听、更动人。

更值得一提的是,咱们的演员队伍,很多并非科班出身,但他们凭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一股子钻劲,硬是把角色演活了,演真了!这份成绩,属于每一位为《小院》付出的宁海文化人!



图片

一片赞誉,扎根泥土的时代回响

《小院》的成功告诉我们,最地道的乡音,就是最世界的语言;最身边的故事,藏着最动人的力量。著名文艺评论家常祥先生评价道,这部作品摒弃了浮夸与说教,真实地捕捉了古村落改造中“文明的碰撞”。它展现的两代人审美价值观的冲突与和解,恰恰是宁海实践中最宝贵、最科学的探索。

图片

常老先生赞誉这个作品从音乐到文本,整个节目非常完整,演员唱念自如,人物塑造生动,是一部扎根家乡、展现传统文化的曲艺精品。宁海作为全国古戏台文化重地,《小院》能紧扣家乡变化的热点,让传统曲艺唱出时代新声,其经验值得借鉴。

小院不小,容得下时代变迁与乡愁眷恋;走书走心,唱得出共富路上的苦辣酸甜。 如今,《小院》的故事仍在传唱。它从宁海走来,唱响了全国的大舞台,也正邀请着更多的人,透过这一曲乡音,听见宁波的脉动,看见一个传统与现代美美与共的新时代。


相关评论
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!

我要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