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工巧匠|陈龙:多才多艺,一通百通

发布时间:2024-01-08 浏览量:2753 点赞: 0 收藏

他瘦挺飘逸,常穿棉麻布衣,留一抹小胡子,神似弘一法师。

他会“泥金彩漆”,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,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“山花奖”;他会根雕,得过中国(东阳)第三届木雕、竹编工艺展览优秀作品金奖;他擅长绘画,18岁时参加宁波市现代民间画大奖赛,获得第一名,作品被选送到国外展览;他还会打铁、做油漆、制作盆景等,懂古玩收藏、鉴定和修复,涉猎很广。他看起来不太像传统手工艺人,但他就是一位追寻传统技艺的工艺达人。他,就是工艺美术大师陈龙。

陈龙从小在宁海长街镇的一个四合院里长大,院子里的雕梁画栋是最好的艺术教材。同院子住的多是手工艺人,满大街的雕花、篾作、打铁、绣花作坊,也让他“耳濡目染,不学以能”,天生聪慧的他,老早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绘画等基本技艺。他读过宁波教育学院美术系,教过书、做过广告行业,而让他人生变得丰盈的却是工艺美术。

作画2 (1).jpg作画。林克刚/摄

宁海根雕曾在全国小有名气,在《中国美术史》里也被记上一笔。20世纪90年代,陈龙把心思花在研究根雕技艺上,并带动了县里一批爱好者参与根艺制作。不过,他“一生的事业”却不是根雕,而是另一种处在消亡中的传统工艺—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泥金彩漆”。1990年,他协助亦师亦友的东方艺术馆馆长黄才良先生,开始系统地挖掘、研发泥金彩漆技艺。

2003年始,陈龙担任宁海县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任秘书长。2007年,他被评为首批“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”。2006年,国家大力鼓励非遗保护,陈龙帮助黄才良先生申报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,他自己也成了泥金彩漆技艺的传承人。2010年,他被聘为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。源自绘画、根艺等姊妹艺术的积淀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纹样、图式等有了新的演绎和突破,他们共同完成了《泥金彩漆红妆系列》8件作品,并荣获2013年第四届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。2014年,红妆系列作品又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——山花奖。2018年,陈龙担任宁海县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。2018年12月,红妆系列被邀请参加央视《我有传家宝》节目。2019年,他和黄才良携手带着红妆系列泥金彩漆作品到了上海进博会,轰动全场。人生一步一个台阶,他走得很稳当。

“看着传统的手工艺慢慢消失,心在滴血,深深感到自己有责任把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。”陈龙说。为了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记忆,他四处收集相关资料,特别是红妆物件。见到心仪的艺术品,能买的尽量带回家;买不动的,就收集图片资料回去研究,家里的书房成了他的小博物馆。

向观众展示泥金彩漆工艺.jpg向观众展示泥金彩漆工艺。受访者/供图

近年来,陈龙着重于学生的培养,为此,他跑到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带徒传艺。“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手工艺的传统保护中来,把更多的民间手工艺传承下去。”陈龙说。为了走出民间艺术后继乏人的困境,他们与宁海一职高“校企合作”,开设“泥金彩漆”“清刀木雕”等专业,指导学校编写教材,受邀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。至今已带出胡亮亮等十几名优秀学生,成为“泥金彩漆”新一代传承人。

目前,陈龙继续以校企合作为载体,通过宁海第一职业中学原有的专业,采用师徒传承的模式,推广泥金彩漆、服装刺绣、陶瓷及各类文创工艺等,并与市场需求对接。如果学生不继续升学,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去工作或开工作室。

陈龙还希望集中精力去抢救、开发一些其他即将消失的传统手工艺,如灰堆技艺、车木技艺等。成熟一样,推广一样,他要把这些工艺美术品种重新发扬光大。让陈龙感到欣慰的是,徒弟浅素的刺绣、叶君维的珐琅、柯凯浩的陶瓷、夏子的蜡染等,都取得长足的进步,他们的工艺和服务,以及市场开发、品牌营销,都做得不错。

创作泥塑模型潘天寿耕罢图.jpg创作泥塑模型潘天寿《耕罢图》。受访者/供图

陈龙还是宁海县较早的驻村艺术家之一,也是县文化礼堂导师。目前他在宁海桑洲、前童、东方艺术馆等地都设有工作室,桑洲南岭村“其间”是他的第一个工作室。对于艺术振兴乡村,他有自己的看法。他认为要尊重原创,因地制宜,凸显特色文化。他提倡做好“加减法”,“加法”就是挖掘原有或者快要消失的特色文化;至于“减法”,他认为不应该让工业垃圾进入乡村,有些村庄本来就山清水秀,若还要在墙上画山画树,简直就是画蛇添足,不如减掉。通过三年的努力,桑洲南岭村有了质的提升,如今恍若山中桃源。

而前童古镇临街的明德书院则是他以“一个店带动一条街”经济助推模式的体现。陈龙进驻前童两个月后,搞了一个七夕女红文化节,推出一条文创街道,打造、提升了前童五匠之乡和女红文化的整体品牌。前童有很好的手工艺基础,匠人制作的龙舟曾经进入人民大会堂,前童的绣花工艺品也曾经出口国外。陈龙将老街上的香包统购后,提质提价,设计了包装、款式、LOGO,并让穿着汉服和旗袍的女孩子,胸前挂上香包或挎上装满香包的篮子,走上街头情境化销售。一下子,香包被游客抢购一空。陈龙还把工艺美术协会的能工巧匠带到文创街上摆摊,带动整条街的篾作与雕刻作品大卖。文化节那天,老街上人头攒动,成交量非常可观。

让乡村富起来、活起来,是驻村艺术家陈龙的愿望。塑造一个工艺美术、乡村艺术的品牌,打造一支专业精干的乡村团队,也是他的目标。

7e8a0b83-1a73-49df-b5cc-bf117c071beasize_w_1706_h_1280.jpg

雕塑《耕罢图》成品。受访者/供图

陈龙是宁海县文化礼堂评审团的导师专家,又是宁海县妇联美丽庭院打造团队的艺术指导。他曾经协助打造了力洋海头村最初1.0版的农耕馆,又协助力洋村叶水夫故居里的雪野儿童文学馆落地。当然,给他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岔路下畈村的馒头馆。馒头馆是一对老夫妻开的,当初打造美丽庭院时,陈龙建议用馒头印花纹做成石花窗,又指导他们重新布局改造了环境,院子一下子有了艺术气质。慢慢地,来院子参观的人越来越多,收入也提高了。饮水不忘挖井人,有次听说陈龙又来下畈村了,夫妻俩就提着一大袋馒头满村找他。

因为有了陈龙等艺术家的指导,宁海的美丽庭院逐渐增多,而下畈村更成了中国乡愁庭院示范点。

陈龙聪明好学,一些技艺,当然也有师承,但更多时候,一通百通,他说是向自然、向社会学得的。

一审:顾玮 二审:陈青 三审:汤丹文 终审:史伟刚



相关评论
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!

我要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